青春赋能非遗,剪纸技艺焕新——渤海大学学子三下乡传承剪纸文化

2025年7月17日起,渤海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媛梦剪纸实践队,前往辽宁省沈阳市冯元平剪纸博物馆开展“三下乡”活动,探寻非遗剪纸魅力,以青春力量讲好传统文化传承故事,让古老剪纸技艺在新时代社区与校园间绽放新光彩。

博物馆里寻根:触摸剪纸艺术脉络

实践队首站走进辽宁省沈阳市冯元平剪纸博物馆。冯元平出身山西吕梁剪纸世家,外祖母与母亲皆为当地“剪纸巧手”,家族传承赋予他深厚艺术积淀。自幼年习艺,到参军后仍坚持钻研,冯元平的剪纸作品因鲜活生动、饱含生活气息,成为非遗传承的生动注脚。在博物馆,冯老师热情接待实践队,从剪纸起源讲起,细数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遗、2009年跻身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历程,剖析“阴阳刻结合”“折叠剪”等技艺特色,让队员们明白,剪纸不仅是指尖艺术,更承载着民俗文化、历史记忆。陈列架上,获奖证书、参展作品与各界交流合影,见证着冯老师以剪纸为桥,推广传统文化的努力,也让队员们深知传承使命。

(图为冯老师为实践队讲解剪纸溯源与技艺过程)

实践课堂学艺:青春巧手剪出新意

理论学习后,实践队开启“剪纸初体验”。冯老师手持金剪,示范折叠、起笔、行剪技巧,红纸翻转间,花鸟鱼虫、吉祥纹样跃然纸上。队员们围坐学习,从生疏到熟练,在一次次尝试中掌握“对称剪”“连续剪”要领。“刚开始剪刀总不听话,剪坏好几张纸,后来慢慢找到节奏,看着红纸变成小蝴蝶,特别有成就感!”队员分享创作心得时,脸上洋溢着喜悦。当大家捧着亲手剪出的作品合影,传统技艺与青春活力碰撞的火花,照亮非遗传承的新路径。

社区推广传艺:非遗走进烟火日常

掌握技艺后,实践队奔赴武功山小区,开启“非遗剪纸进社区”活动。社区凉亭里,队员们支起“流动课堂”,用视频展示剪纸历史,以实操教学吸引居民参与。“奶奶,您看这样对折,再沿着线剪,就能做出‘福’字啦!”队员耐心指导,老年居民认真尝试。从讲解非遗价值,到手把手教剪“生肖”“花卉”,实践队用新颖方式,让居民触摸到剪纸的温度,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活动尾声,队员们与居民共赏作品,老人们讲述记忆中的剪纸民俗,年轻人分享创新设计思路,传统与现代的对话,让剪纸在社区烟火中找到新的传承土壤。

image.png

(图为成员亲自实践剪纸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图为实践队成员宣传讲解剪纸)

青春接力传承:让非遗“活”在当下

此次“三下乡”活动,渤海大学实践队以“学习—体验—传播”为脉络,搭建起非遗剪纸与大众沟通的桥梁。从博物馆的文化寻根,到社区里的技艺传递,青春力量成为非遗传承的新鲜血液。正如冯元平老师所言,“把传统文化融入作品,才能赋予其灵魂”,实践队也在用行动诠释:让非遗“活”在当下,需要年轻人以创新为翼,借实践之力,将古老技艺融入现代生活。

当青春遇上剪纸,当传承成为行动,非遗传承的火种,正以更温暖、更鲜活的方式,在新时代接续燃烧,照亮中华文脉传承的漫漫长路。未来,期待更多青年力量加入非遗传承行列,让剪纸等传统技艺,在青春赋能中绽放更耀眼的光彩,书写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崭新篇章。

(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冯老师合影)
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
责任编辑:cqqn

相关内容

行业

更多>>

雷雨天气多出险情,但这五个是谣言!

人民网北京8月6日电(孝金波陈慧洁)夏季雷雨天气多发,常有雷电击人事件发生。8月1日下午,云南丘北县天星乡扭倮村民委小坡村小组就发生了 [详细]

国内

更多>>

华北东北凉爽多雨 南方高温将发展加强

人民网北京8月6日电(贺迎春 王一涵)据中央气象台消息,昨日(5日),东北地区、内蒙古东部最高气温降至30℃以下,华北大部的气温也回落 [详细]

国际

更多>>

印尼龙目岛7.0级地震已致82人死亡

8月5日,在印度尼西亚西努沙登加拉省龙目岛以西的巴厘岛,几名安保人员查看一处停车场里的落石。 印度尼西亚抗灾署6日说,印尼西努沙登加 [详细]